静止温度开关无功补偿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无功功率补偿是保持电网高质量运行的一种主要手段,也是当今电气自动化技术及电力系统研究领域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正在受到越来越
多的关注。
电网中无功不平衡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输送部门传送的三相电的质量不高,一方面是用户的电气性能不够好。这两方面的
原因综合起来导致了无功的大量存在。在电力系统中,电压和频率是衡量电能质量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为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供电电
压和频率必须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开关频率的控制与有功功率的控制密切相关,而电压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对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进行控制
。
静止无功补偿的历史
将电容器与网络感性负荷并联是补偿无功功率的传统方法,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联电容器补偿无功功率具有结构简单、经
济方便等优点,但其阻抗是固定的,故不能跟踪负荷无功需求的变化,即不能实现对无功功率的动态补偿。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要求对无功
功率进行动态补偿,从而产生了同步调相机。它是专门用来产生无功功率的同步电动机,在过励磁或欠励磁的情况下,能够分别发出不同大小
的容性或感性无功功率。由于它是旋转电动机,运行中的损耗和噪声都比较大,运行维护复杂,响应速度慢,难以满足快速动态补偿的要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同步调相机开始逐渐补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所取代。早期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是饱和电抗器型的。饱和电抗器比之
同步调相机具有静止、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但其铁心需磁化到饱和状态,因而损耗和噪声还是很大,而且存在非线性电路的一些特殊问题,又
不能分相调节以补偿负荷的不平衡,所以未能占据主流。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温度开关,将晶闸管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推上了无功补偿的舞台,并逐渐占据了静止无功补偿装
置的主导地位,于是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成了专门使用晶闸管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静止无功补偿装置主要包括晶闸管摧投切电抗器
(TCR)和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现就在农网改造中应用最广泛的TSC技术性能做一下介绍。
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
控制方式
根据控制物理量的不同可分为功率因数控制、无功功率控制和多参量综合控制。功率因数控制是指根据预先设定的整定功率因数cosφ
,由检测到的电网实际功率因数控制所需的补偿电容容量。电容器组投入后,只有当cosφmin<cosφ0<cosφmax,且电压不超过允许值时,
能运行于稳定区。无功功率控制是指根据测得的电压、电流和功率因数等参数,计算出应该投入的电容容量,然后在电容组合方式中选出一种
最接近但又不会过补偿的组合方式,电容器投切一次到位。如果计算值小于最小一组电容器的容量(下限值),则应保持补偿状态不变。只有
当所需容量大于或等于下限值时,才执行要相应的投切。从控制策略来看,采用功率因数控制直接明了,但轻载时容易产生投切震荡,重载时
又不易达到充分补偿;而采用无功功率控制,由于检测和控制目标都是同一物理量,技术上合理,但检测难度稍大。但仅根据某一物理量进行
控制都有其不足,现阶段广泛采用多参量综合控制,即以功率因数控制为基础,以无功功率控制避免投切振荡,电网电压上限值和负载电流下
限值作为控制电容器组投切的约束条件,实现电容器组的智能综合控制。高效率微处理芯片的使用为实现多变量综合控制提供了可能性。比较
合理的补偿应做到最大限度地利用补偿设备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不发生过补偿、无投切振荡和无冲击投切。
|